换羽是禽类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,鸡换羽时一般都停止产蛋,但高产鸡边产蛋边换羽。自?#25442;?#32701;由于不一致,持续时间长达4个月,产蛋率明显低于第一个产蛋期。人工强制换羽是采取人为强制性方法,给鸡以突然应激,造成新陈代谢紊乱,营养供应不足,使鸡迅速换羽后快速恢复产蛋的措施。
1.强制换羽的应用
(1)赢利措施。在发达国家,雏鸡、饲料、人工以及生产资料等生产成本上升,使鸡的培育成本加大,而淘汰鸡、鸡粪的价格很?#20572;?#27599;只鸡的赢利很微弱。因此,强制换羽延长鸡的产蛋期,成为增加赢利的重要措施。
(2)降低引种费用。从国外进口的优良种鸡价格很高,为?#25628;?#38271;其经济寿命,降低每只锥禽分摊的引种费用,可进行强制换羽,使种鸡进入第二个产蛋年?#21462;?/p>
(3)后备鸡衔接不上。雏鸡供应紧张时,雏鸡不能按计划?#33322;?#36896;成不能按计划更新鸡群。为了继续提供商品鸡蛋或商品雏鸡,需要对鸡群进行强制换羽。后备鸡在育雏育成?#38181;?#30001;于疾病、管理等原因造成育成率?#20572;?#21518;备鸡跟不上,无鸡上笼。这时可以进行强制换羽。
(4)等待价格回升。养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的作用,使养鸡市场经常出现波动,造成一段时间内养鸡赔钱。?#34892;?#40481;处于产蛋水平较高的?#38181;?#20173;然赔钱,这时可考虑进行强制换羽,使鸡休产,等到市场价格上扬时使鹏群恢复产蛋。这种情况需要对市场有较准确的预测,否则可能亏损。
2.强制换羽的基本过程
根据强制换羽的措施不同,人工强制换羽方法可分为生物学法(激素法)、化学法、畜牧学法(饥饿法)和综合法(畜牧学?#31361;?#23398;法结合)。其中畜牧学方法是最常使用,也是最简便的方法,停止供料即可。强制换羽方案的三要素是停水、绝食和停光,有时三个要素同时实施,有时仪实施两个要素。强制换羽的基本过程可分为:强制换羽前的准备期,强制换羽实施期(产蛋率迅速下降至休产),强制换羽恢复期和第二产蛋期四?#38181;巍?/p>
准备期是指第一产蛋期末,实施强制换羽前的一周时间,在此期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。首?#28909;?#23450;换羽时间,制定换羽方案,然后选择健康鸡进行换羽。换羽前进行新城疫等疫病监测,对鸡群进行免疫,进行断喙防止因饥饿引起?#40479;保?#31216;重以监测失重效果,准备补钙?#31361;?#22797;期饲料。
实施期是?#22797;?#25191;行强制换羽各项措施的第一天开始到鸡群体重下降至25%-30%,左右时为止或死亡率达3%时止。在此期间,产蛋率迅速下降至鸡群完全停产,鸡的体重迅速减少,羽毛开始脱落。不同的换羽方案实施期停水、停料和光照控制不同,将在换羽方案?#34892;?#36848;。
恢复期指鸡的体重失重达之后,恢复喂料,体重逐渐增加,脱掉旧羽换为新羽,产蛋率重新达到时为止。
第二产蛋期指鸡群恢复生产,产蛋率从5%至鸡群淘汰为止。